成果简介:
基于泥页岩生气潜力、储气性能、含气性、可压性等主要参数,形成了陆相页岩气 “甜点”预测识别技术。将陆相页岩气“甜点”划分为两种类型。山西组以薄砂岩夹层发育型“甜点”(I类)为主,主要发育于山西组中下段;延长组以厚泥页含砂质纹层发育型“甜点”(II类)为主,主要分布于长7段下部;长7段页岩气有利区分布于下寺湾-直罗一带,山1段有利区主要分布于延川以南部和子长以东地区。该技术突破了陆相页岩强非均质性甜点预测难的技术瓶颈,成功指导了页岩气钻井选区与选层,有效推动了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
2、技术关键:
1)甜点成因研究技术:以页岩气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为基础,明确“甜点”的形成机理。
2)“甜点”预测识别技术:优选参数,分级分类进行甜点识别与预测。
3、应用记录:
2017.1-2020.12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课题“陆相页岩气主控因素及“甜点”预测 ”。在项目研究期间,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中,指导页岩气水平井井位部署、入窗和钻进,指导压裂段选取,例如压裂试采井云页平4井无阻流量达到6.3万方/天;云页平5井无阻流量为5.8万方/天,云页平5-1井无阻流量为6.0万方/天,新钻水平井云页平7、云页平9、云页平10等钻遇较好含气储层。
联系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凤琴 (13096980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