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果简介:
研究目的层段为三叠系T1c1-T1c3砂组,研究内容为地震构造解释、沉积相分析、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及油藏评价四部分。通过研究区三维地震、常规测井、岩心、粒度、铸体薄片、气相色谱、原油、岩石分析测试、物性、录井、试油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断裂;北、西北方向为主要物源方向,发育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P1g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成藏时期为白垩纪末期至今,断层和砂体组成了有利的输导体系、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受控于有利沉积相带、鼻状构造及石油运移的优势方向;还原研究区构造演化史、沉积演化史,建立深源晚期油气连续充注成藏模式。多方法综合确定有效储层下限,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研究区石油地质储量为12215.12×104t,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图片:

图1. 第三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获奖证书

图2. 研究区T1c1-T1C3沉积演化模式图
图3. BH10—BH204井油藏剖面图
3、创新点:
多方法多参数结合,全面系统的针对砂砾岩储层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对今后进一步深化砂砾岩储集层地质认识、指导后续勘探开发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4、成果成员信息:
惠莎莎、2016级、矿产普查与勘探
李孙翼、2017级、地质工程
王 茜、2017级、矿产普查与勘探
孙瑛莹、2016级、矿产普查与勘探
平坛桥、2016级、地质工程
5、指导教师信息:
李磊、副教授、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和储层预测研究
郭小波、讲师、油气成藏机理与非常规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