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校庆日还有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校庆首页 > 石大校友 > 校友风采 > 正文

崔帅帅

  崔帅帅,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人,2017年6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6月入伍,2017年至2018年,服役于武警新疆边防总队,2019年转业至国家移民管理局,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达布达尔边境派出所工作,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中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20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从入校的那一天起:“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就在崔帅帅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激励他要勤奋好学,身体力行,努力做到学行合一,知行合一。在参观过“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以后,“铁人精神”就成为每名石油学子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了一代代石油学子。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工业学大庆”的场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种干劲、这种精神,在那样一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使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与现实。也鼓舞着他要有铁一般坚定的信念,铁一般不倒的坚韧,铁一样顽强的毅力,永不退缩,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奋斗!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崔帅帅一直担任着班长和辅导员助手,与本专业的同学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增长了见识,强健了体魄,在大四毕业时也如愿以偿地签约了一家位于南方一座大城市里的国企,然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心底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去参军入伍、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男儿身怀报国志,自当卫国戍边疆。于是他主动找到国企的负责人,主动放弃了这份“铁饭碗”,毅然决然地选择到新疆去参军入伍。

  2013年9月部队正式开训,尽管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当自己去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崔帅帅才明白了这条路的艰难。部队的生活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天还没亮每个人就要起床叠“豆腐块”,打扫卫生,在营区走路必须走直线,拐弯必须拐直角,每天闲下来就打扫卫生、理论学习、紧急集合……第一次体能摸底考核的时候,自己的单杠水平给全班拖了后腿,因为体重较大,上单杠成为了班里的“老大难”,但班长并没有批评他,反而是耐心地教导他怎么去锻炼上肢和核心力量,班里的战友每天晚上主动陪练,一个月后,他的单杠水平终于达标了。在军营里他不仅结识了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战友,也知道了什么是部队、什么是中国军人。

  隆冬季节,泼水成冰。1月份的北疆,昌吉训练基地的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5至零下30摄氏度,所有人却依旧冒严寒开展射击对抗、班组战术、道路封控、突发事件处置等科目训练,锤炼大家在极端气候下的作战能力。班长说:“因为这里是新疆,这里是中国反恐第一线,所以我们要练得比敌人更狠”,“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练时自己多流汗,战时亲人不流泪”。这些话已经永远刻在他的脑海里,无法抹去。集训完毕后,崔帅帅响应组织号召,不畏艰苦,不忘初心,主动请缨到南疆反恐一线工作,也如愿分配到了喀什边防支队工作,并在那里走完了他的军旅生涯。

  2019年1月,武警边防部队整建制转改,崔帅帅转业到了国家移民管理局。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扎根在帕米尔雪域高原,虚心向牧民群众学习维吾尔语,向所里的少数民族民警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沟通能力。为了解辖区基本情况,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播到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牧民群众当中,3年里累计行程3000公里,累计宣传党的政策方针1300余次,发放宣传单月3000余份。在派出所辖区,哪里有条小溪,哪里有块什么样的石头;边境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变化,他都了如指掌。一身移民蓝,一双黑胶鞋,一年四季徒步在山路上,始终以坦诚之心去对待辖区群众。深入边境一线牧民居住点进行治安调查,率领群众开展“扫黑除恶”、“惊雷一号”等专项斗争,制定防范措施,确保辖区的和谐稳定。

  自从穿上警服的那天起他就决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边境地区维稳与党的伟大事业,时时刻刻以派出所集体利益为重,把辖区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亲力亲为抓落实。立志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使警徽熠熠生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