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果简介:
实验项目原油组成精细分析及其原位抑制结蜡特性研究
采用柱层色谱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检测,以及偏光显微观察等表征手段,对延长油田的原油样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热重分析过程中,低温下主要是轻、中组分(饱和烃及芳香烃)的物理蒸发,高温下主要是重组分(胶质及沥青质)的物理蒸发。紫外研究发现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随芳香环数的增加,最大吸收波长出现红移现象。与单一组分(A1)相比,A1和其他组分(A2-A14)混合物的蜡沉淀点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原油中的其他组分可抑制饱和烃的蜡结晶。
2、图片(含图表):

The wax crystal morphology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 with other component (1) A1; (2) A1+A4; (3) A1+A5; (4) A1+A7; (5) A1+A9; (6) A1+A11
各组分的蜡晶偏光显微图(1)A1的蜡晶形态; (2)A1 + A4; (3)A1 + A5; (4)A1 + A7; (5)A1 + A9; (6)A1 + A11
组分A1和1%的其他组分相互作用的DSC分析结果

T1—Wax precipitation point; T2—Wax precipitation peak; w—Amount of wax; ΔT1—Change of wax precipitation point; ΔT2—Change of wax precipitation peak;
Δw—Changes of wax content.
T1-蜡沉淀点; T2-蜡析出峰; w-蜡的量; ΔT1-蜡沉淀点的变化;
ΔT2-蜡析出峰的变化; Δw-蜡含量的变化。
3、创新点:
通过柱层色谱分离、热重、红外和紫外光谱及偏光显微分析等表征手段得使用,精细表征了原油的组分特征,研究了原油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即其他组分对单一组分的蜡结晶点温度的影响,及其对蜡晶析出形态的影响。
4、成果成员信息:
吝佼—2016级—化学工程
5、指导教师信息:
陈刚—教授—油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