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春生,男,1959年3月出生,四川广安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1992年6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和1998年分别赴美国和加拿大做访问交流。
1982年7月至1992年6月在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工作。1992年7月至2008年在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工作,历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
长期以来,致力于采油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近十年来,项目组的研究工作被列入了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计划课题3级专题:“深层致密气藏燃爆诱导压裂技术”、“低渗透油藏波动—化学强化开采技术研究”,国家西部开发科技行动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陕甘宁盆地特低渗油田高效开发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重大导向课题:“超大功率超声波油井增油技术及其装置研究”,国家863计划410主题重大专题:"大功率微波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国家973计划“中国高效气藏成藏理论与低效气藏高效开发基础研究”二级专题:“气藏气/液/固体系微观动力学特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井燃爆压裂中毒性气体生成与传播规律研究”,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振动—化学复合增产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低渗油田大功率弹性波层内叠合造缝与增渗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风险创新基金项目:“电磁采油系列装置研究与现场试验”,陕西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计划项目:“陕北地区特低渗油田保水开采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陕北地区低渗油田物理—化学复合增产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以及大庆、胜利、辽河、新疆、大港、四川、长庆、延长石油集团、塔里木、吐哈、吉林、中原等石油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为企业创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中国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兼任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石油学报》第六、七届编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奖励、学位评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