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校庆日还有

校史探究

当前位置: 校庆首页 > 70年历程 > 校史探究 > 正文

柯卓英:我的大学——梦想实现的地方
时间:2021-09-08来源: 作者:宣传部点击数:

我的大学——梦想实现的地方

柯卓英

我的大学,不是我就读的大学,而是我工作生活的学校——西安石油大学。这里,是我辛勤耕耘的地方;这里,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大学教师的梦想。19977月,研究生毕业后,我分配到西安石油学院党委宣传部,从事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虽然没有站在大学讲台上,但也跨进了大学之门。2000年前后,学院准备成立艺术专业,设在当时的社科部,我于是从宣传部转到了社科部,为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古典诗词鉴赏》。20012月,部里选派我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修,7月份结业回校。9月,潘家庄校区正式启用,社科部已调整为社科系,第一届学生2001级广告学专业两个班学生正式入校。从此,一届一届的广告专业、中文专业、新闻专业的本科生陆续进校,我也就年复一年地为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指导毕业论文。我先后主讲了《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广告文案写作》《文学传播学》等十多门课程。20099月,户县校区正式启用,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开始在户县校区开展教学工作。往返的路途中,春天,伴随着烂漫的鲜花;夏天,欣赏着金黄的麦田;秋天,感受着玉米的丰收;冬天,远眺着广袤的田野,期待着又一个春天的来临。一年四季,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指导毕业论文,还辅导本科生创作诗词并向各种杂志推荐发表、参加诗会,带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拓展学生的视野。我热爱大学教师这个职业,并且乐在其中。三尺讲台上,有我的梦想、我的热情。

博士学位的梦想。随着专业教学的不断深入,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够满足现有的专业教学,于是想攻读博士学位。在学校及院系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于2003年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上博士学位课程期间,没有逃过课,没有请过假,每次都坐在第一排,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真真正正、有滋有味地当起了学生,这时我才认真感受了一回做“学生”的滋味。当惯了老师,习惯了站在讲台上讲课,忽然做学生听课,感觉这是何等快意之事!博士研究生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一直是充满快乐与自信的。这三年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经过努力拼搏,我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逵夫教授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对我的博士论文《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论文的创新性得到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赞许,并认为“这篇论文从宏观的眼光考察唐代的文学传播过程,揭示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及其规律,论文在选题与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论文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周密,给人以新的启迪,从传播学理论研究古代文学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毕业后我不断回想自己读博士期间点点滴滴的喜乐与忧思,遂作《喜获博士学位抒怀》三首,表达对霍先生和师母谆谆教诲的感佩,也表达自己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心境:

写真录影喜披霞,流洒风光敢自夸?

博士三年拼不易,春风春雨润春花。

                                         枯笔曾经论理艰,诗书读破思潺潺。

文成颇得先生赏,吾辈哪敢偷清闲。

                                         静心思虑学无涯,名利浮云空叹嗟。

 迈步而今从头越,虚窗夜照塔前沙。

教授的梦想。在西安石油大学,我从一个具有初级职称的文学硕士,逐渐成长为具有文学博士学位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被评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院聘学科带头人,2004年获学校第三届教学质量奖,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参加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国传播学大会、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振兴陕西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被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博士论文《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经过三年的修改与完善,增加了唐代戏剧、散文、赋的传播研究三章内容。2009年,拙作荣获学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5月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获2011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三等奖。2009年底,与评职称的同事们共同经过了院、校、省三级四轮答辩之后,获得了教授任职资格。

诗人的梦想。读高中时,我热衷于写现代诗,工作后开始写散文,后来又转写现代诗,而习古诗词时间不长,因而,我还够不上一个诗人。跟随霍松林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以后,我开始了古典诗词曲的创作。霍先生认为有了从事诗词和散文创作的切身体会,则研读古人与今人的文学作品,才能探骊得珠,使得研究与创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尝试各种文体,如诗、词、赋、散曲、自由曲、对联、现代诗、散文、文艺评论、小说等的创作。2009年春,在西安举办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全国第23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这次大会,我作了题为《论唐诗的吟唱及其对当代中华诗词音乐化的启示》的主题发言。20117月,在江苏金湖参加了全国第三届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从丁芒创作谈诗词曲的传播功能》的大会发言。还参加半坡访古诗会、汤峪诗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诗会等。每一次诗会,都能与诸多著名诗人、学者广泛交流,受益匪浅。先后加入中华诗词学会、陕西省诗词学会、西安诗词学会,作品入选《百家教授诗词选》、《陕西当代散曲选》。拙作《望远楼诗文集》第一集,在阎平院长及其他院领导支持下,于2010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目前,《望远楼诗文集》第二集已撰写完成。

运动员的梦想。我不是运动员,但有在运动场上拼搏的雄心。高中、大学都参加过越野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都能坚持下来。平时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大学班上的乒乓球赛我还得了奖。喜欢打排球是在高中时代,正是女排五连冠的时候。作为学生,我们积极学习女排精神,同时也开始练习打排球。加之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的播出,打排球的热情不断高涨。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繁忙,后来又不断上学,也就疏于锻炼。人文学院张英琦、陈康、张倩霞、张熙凤、耿殿凤等不断招呼我打排球,科技处袁通路、电子工程学院彭革伟等经常指导,我逐渐加入到排球队伍中,没课时早上几乎都在操场打球。我们女队连续参加校教职工排球赛,基本都能获得名次。2010年春夏之交,全校教职工排球比赛开始了,我作为队员之一,踊跃参加。袁玎书记、朱玮副书记支持并参加活动,张倩霞、张熙凤、肖琼、黄庆丰、唐瑛、苏敏还有我,每天都在认真训练。在几轮比赛中,主攻手奋勇拼搏,其他队员积极配合,拉拉队助威加油,人文学院女队最终荣获冠军。

舞蹈者的梦想。小时候喜欢唱歌跳舞,但没有条件。长大后,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但是,没有想到,我还能实现跳舞的愿望。人文学院2008年元旦晚会上,全体教师同唱由陈忠实作词、赵季平谱曲的校歌《辉煌明天》等,我和郑林科教授领诵。我们几位女教师登台表演藏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师生共庆元旦。有了第一次的舞台经验,后来就陆续表演了多次。为了迎接2009年元旦,我们八位女教师开始训练,准备为学生鼓劲加油。这次本来要学蒙古舞,由于大家觉得太难,于是改学现代舞。后来发现,其实现代舞比蒙古舞更难学,但已经无法更改了。在音乐系教师何云的辅导下,我们顺利掌握了现代舞技法。另一队交谊舞组合声势浩大,同时开始了认真的训练。我和党绥梅等同时参加了两个舞蹈的训练。交谊舞队由朱玮与某中学舞蹈教师、党绥梅与韩毅、李涛与陈康、蒋瑞雪与黄凯、程丽玥与张瑞平、我与董炳剑组成,现代舞队由党绥梅、肖琼、黄庆丰、时颖、单小颖、肖雪锋、曹瑞琪,还有我组成。元旦晚会上,我们身着亮丽的服饰,在缤纷的彩带间,在绚丽的灯光下,在学生的欢呼声中,展现了当代大学女教师的别样风采。

2011年元旦,我们八个人再一次认真准备。肖琼、黄庆丰因故不能参加,张倩霞、马芳平遂加入其中,由音乐系藏族女生加木辅导,学习《洗衣舞》。舞蹈中有故事情节,其中班长一角儿一直未能确定。偶然发现为我们播放音乐的2007级广告专业学生周彦超具有舞蹈素养,于是决定由他来扮演班长。这一次跳舞,我下了很大工夫,每一个动作都做了详细的学习笔记,并画出舞蹈图形符号,因而动作娴熟。另一队交谊舞训练也在紧张地进行,某中学舞蹈教师既是指导又是舞伴,这次来是第二次为我们辅导。他与朱玮、党绥梅与张瑞平、张海涛与杨琛,组成三组跳探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演出很成功,受到了户县校区人文学院师生的热烈欢迎。

我是西安石油大学的一员,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院系领导、同事的帮助与关心。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校内外其他专家学者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需要奋斗的空间依然很大。随着学校的全面发展与腾飞,我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为西安石油大学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关闭